内丹,它以健康长寿为核心,继承了古代哲学中有关天道、形神、阴阳五行等学说,结合道教的炼养实践,构成一种涵道教宇宙观、生命哲学和人体科学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模式。
一、内丹的概念。
内丹,简单地说,就是人身体之内精、气、神三者的一种结合物。是借用外丹的名词术语,将人体作为炼丹的炉子,把精气神作为炼丹的药物,让气按照一定的线路在人体经络问有节奏地运行,在运行中不断的吐故纳新,使人永远充满活力,为人的长寿提供原动力,这股原动力被习惯地称为“内丹”,内丹家以丹象日月,比之如阴阳、心性,神气,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,炼神还虚,与天地合一,比之为金刚不坏之体,故亦称曰金丹。道家历来称其为“内丹”。
道家炼养术从外丹发展到内丹,是一个由繁入简,博而返简的必然过程。内丹术的出现虽然要比外丹术来得晚,但同样是源远流长。内丹术是早期神仙道术中守一、行气、导引、房中等炼养功夫的综合发展。
二、内丹修炼内容。
道家炼养之道,亦称金丹大道。道教养生家认为,内丹是道教炼养工夫的核心,是静功、动功、气功、房中、服食等功夫的综合发展。
《上洞心丹经诀》以行气、胎息为内丹之义,谓“欲求神仙,当得至要,至要在宝精行气,服食大药。虽云行气,而行气有数十法,大要在还精补脑。虽云服气,而服气之法百余事,大要在始息。”书中有“修内丹法秘诀”,即以静坐行气着手,运精气过三关直入腑,“脑满之后,丹自玄膺而下,其味甘,其气香,至此则内丹成矣”。
《指归集》序称:“回风混合法,使精合神,神合气,气合真,混仑神丹。百日丹成。” “内丹之说,不过心肾交会,精气搬运,存神闭息,吐故纳新,或专房中之术,或采日月精华,或服饵草木,或辟谷休妻。”据此可知,内丹包容甚广。
三、内丹学起源。
关于内丹学说的缘起,陈致虚《上阳子金丹大要》认为源于黄帝、老子“求于册者,当以《阴符》、《道德》为祖,《金碧》、《参同》次之。”也就是说,内丹之学肇自先秦两汉时期。
宋陈显微《周易参同契解》王夷序称,“又古今诸仙,多尊《参同契》为丹法之祖。”
至隋代,苏元朗著《旨道篇》,内丹之说始倡于世。再经唐末五代,崔希范、钟离权、吕洞宾、陈抟等人大加推行,研讨内丹已成风气。
入宋之后,承钟吕、陈抟丹法遗风,首推张伯端。其后递传,至白玉蟾而成内丹南宗一派。金元之际,王重阳开全真道门,有弟子七人,遂成内丹北宗一派。
其后明代陆潜虚创内丹东派,清代李涵虚创内丹西派,此外尚有三丰派、伍柳派、先天派,青城派等等。这样一来,内丹便成为宋元明清道教的主要炼养方术而传播、流行。
四、内丹修炼的核心。
内丹家将人体的某些部位比作炉鼎,以精、气、神为内炼三宝。所谓的精、气、神,乃指人体先天秉赋的元精、元气和元神。其中精是基础,气是动力,神是主宰。以神(意念)为火候,以精气为药物,以神驭气,以神炼精,使精气神聚凝不散,而结成内丹。他们又以五行配五脏,认为心在上,属火,卦象为离;肾在下,属水,卦象为坎。炼丹的核心就在于心肾相交,取坎中之阳,填离中之阴,而成纯阳之乾体。所谓“取将坎位中心实,点化离宫腹里阴。从此变成乾卦体,潜藏飞跃总由心。”(张伯端《悟真篇》)
五、丹家术语:
1.乾宫。即上丹田,在头顶中,又名泥丸宫,丹家称为乾宫。炼精化气之时,此处为还精神脑的地点,在炼气化神时,又为阳神上迁的地点。
2.祖气穴。即中丹田,在脐之上,位于人体之正中。因中丹田为一身天地之中,乃藏元始祖气之窍,丹家称为作祖气穴。《金丹四百字·序》说:“能知此之一窍,则冬至在此矣,药物在此矣,火候亦在此矣,沐浴亦在此矣,结胎在此矣。”强调了中丹田在内丹修炼中的重要性。
3.正丹田。即下丹田,在小腹外形轮廓中,冲脉的直线与带脉交叉地方与脐相平,形成田字,丹家称为做丹田,又名正丹田。它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,古人称之为“性命之祖”、“生气之源”、“阴阳之会”、“脏腑之本”等。所以,历代炼功家都很重视下丹田的锻炼。
4.鼎炉。修炼中是以丹田为鼎炉。鼎炉一词是从外丹借用的,比喻内炼金丹的位置。鼎在泥丸宫,炉在下丹田。
5.小周天。大鼎炉是初级阶段,丹法中又谓之小周天。
6.小鼎炉是中级阶段,丹法中又谓之大周天。
7.筑基。内丹修炼分为筑基,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,炼神还虚四个步骤。筑基是基本功。重在填亏补虚,以达到精全、气全、神全。
对于道教内丹术,从科学养生的立场看,内丹是道家养生上乘功法,以其本身的优势而成为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所所说“东方科学革命的重要突破口“,因为它具有更为完整和深入的理论方法体系。
学习报名热线(如遇占线,请多拨几次):13971916330 0719—8877595
学习报名QQ(如遇忙碌,请耐心等待):26395747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