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道家养生 > 养生动态 >

“静”是道家养生要术

 入静是儒释道医各家都很重视的道家养生方法。广成子授黄帝以长生之道曰:“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;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;无视无听,抱神以静,形将自正。必静必清,无劳汝形,无摇汝精,乃可以可长生”(《庄子·在岩》)。老子继承了黄帝的养生观,在《道德经》中强调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、“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”为修道根本。佛家主禅定,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修49天而顿悟。儒家主张:“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。”(《礼记·大学》)。药王孙思邈曰:“乐者长生,静则延年”。诸葛亮在《诫子书》中说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。自古以来的道家养生大家,都强调要在静字上做功夫。

 

  清静无为,才能达到修真、养性和悟道的目的。

 

  “生命在于运动,长寿在于宁静”,运动是必要的,但修静亦是健康长寿的必由之路,古往今来,平均寿命最高的是高道、高僧、养生家、画家、书法家等,这里有“静”的功劳。

 

  动静其实是一体,动中有静,静中有动;在动功修炼中要保持宁静的心态,全神贯注于运动之中,可以注意身体的感受,也可以配合呼吸,做到意到气到。总之要在动中求静,才可以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。

 

  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”。入静就是养神,心静则神安。在静态中,可以改善神经、内分泌功能,提升免疫力;可以降低能量消耗,积蓄能量,从而达到祛病健身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

 

  当今社会,生活、工作节奏紧张,竞争激烈,人们为“房子、票子、车子、孩子……”耗尽心机。心猿意马,一静难求。人们都知道宁静之可贵,但怎样才能宁静呢?调整心态是第一要务,不要有不切合实际的妄想,知足常乐,平安是福。但还要有点进取精神,有个奋斗目标。老年人研究养生之道,祛病健身,延年益寿,也是一种奋斗目标。有条件还可以搞点写作,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,生活就更加充实了。适度的压力能催人奋进,对健康有益。二者相辅相成,才符合养生之道。

 

  道家气功静修的方法很多,常用的有静坐养生法和冥想法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长期修炼静坐养生法,至晚年仍精力过人。年近九旬时,在《戏遣老怀》中说:“已迫九龄身愈健,熟视万卷眼犹明。”郭沫若早年修炼“冥想法”,治愈了严重失眠等多种疾病,后来就数十年如一日,坚持静坐养生。他说:“我们以静养为手段,不以静养为目的,是与进取主义不相违背的。”

 

  “冥想”通常是把注意力转移到某一点上,以排除杂念,达到人静的目的。如:关注呼吸:观想蓝天白云、自然风景;听有节奏的蝉鸣、鸟叫、钟声、水流和海浪声。印度的瑜伽冥想法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,美国政府200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,一年来,在十一个美国人中,就有一人参加冥想,全国大约有二千万人参加,他们认为冥想能抑制焦虑,改善睡眠,提高免疫力,使自己保持最佳状态。

 

  被称为“千古绝学”的道家内丹功养生长寿术,就是全神贯注于呼吸之中,修炼内气运行,净化心灵,进而人静和进入清静无为的高级境界,它提倡“性命双修”,兼顾精神和身体的全面健康,可全面提高生命质量,与静坐养生法、冥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我与道家养生长寿术结下了不解之缘,在逆境中,它帮助我度过了难关(严重失眠),后来又帮助我从未老先衰走上了全面康复之路。在修习道家养生长寿术的过程中,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静养的妙用。静的确是道家养生要术。


学习报名热线(如遇占线,请多拨几次):13971916330   0719—8877595 
学习报名QQ(如遇忙碌,请耐心等待)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6395747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