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家生平】
吴谦(约1689-1848),字文吉,清朝安徽歙县人。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,奉旨编修大型综合性医书《医宗金鉴》。
吴谦是清雍正、乾隆年间的名医,曾任太医院右院判。作为御医,吴谦经常随侍于皇帝身边。乾隆五年(1740)早春二月,乾隆帝患了感冒,吴谦等御医“敬谨调理,甚属勤劳,……且奏效甚速”,使乾隆帝很快就痊愈了。吴谦等因而受到了嘉奖。在为宫廷服务期间,吴谦多次受到这样的恩赏。
【学术成就】
清朝前期,社会经济发展,国力鼎盛,宫廷医学也达到顶峰阶段。乾隆四年(1739),乾隆帝为标榜文治,诏令太医院编纂医书,“以正医学”。由大学士鄂尔泰和亲王弘昼督办,任命御医吴谦、刘裕铎担任总修官(相当于主编),陈止敬担任该书的经理提调官。为保证医书的质量,选派有真知灼见、精通医学、兼通文理的学者共同编纂,设纂修官14人,副纂修官12人,此外,还有审效官、誊录官等人员,共70余人参加了编写工作。作为总修官,吴谦认为,医经典籍以及历代各家医书,存在着“词奥难明、传写错误、或博而不精、或杂而不一”等问题,应予以“改正注释,分别诸家是非”。因而,编撰中,不仅选用了皇宫内廷所的医书,并由朝廷颁布命令,广泛征集天下新旧医籍、家藏秘籍和世传良方,进行“分门别类,删剔驳杂,采撷精华,发其余蕴,补其未备”,汇编为医学丛书。至乾隆七年(1742)成书,乾隆帝大悦,赐名为《御纂医宗金鉴》。
《医宗金鉴》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,全书90卷,是我国综合性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。吴谦为《医宗金鉴》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古代医书多是有法无方,到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才有系统的理、法、方、药。《黄帝内经》义理深奥,方法微妙,不易领会,因而多易致成讹错,以前的注释大多是随文衍义,很难让人深入理解原文以及在临证时运用原文。因此,吴谦就亲自进行删订。吴谦崇尚仲景学说,在撰著《医宗金鉴》时,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 的20余位医家的著述,对这二部经典著作的原文逐条加以注释,汇集诸注家之阐发,撰成《订正仲景全书·伤寒论注》17卷、《订正仲景全书?金匮要略注》8卷,列为《医宗金鉴》全书之首。
《医宗金鉴》内容极为丰富,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,下至明清的历代名著之精义,其内容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针灸、伤科、眼科等临床各科,还有诊断和方剂学等基础理论的内容。本书注重于实用,深入浅出,并且图、文、方、论齐备,简明者可作为初学诵读用;详尽者可作为医生临床诊治疾病时的参考用,是我国第一部带有教材性质的普及性医学丛书。1742年,《医宗金鉴》以武英殿聚珍本与尊经阁刻本印行,在全国推广,深受欢迎,影响巨大;自1749年起,清太医院将《医宗金鉴》定为医学生教科书,逐步成为全国医学教学标准。
学习报名热线(如遇占线,请多拨几次):13971916330 0719—8877595
学习报名QQ(如遇忙碌,请耐心等待):2639574756